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原则,始终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在国家资助政策的引领下,我校学生资助工作,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从“助学”到“筑梦、铸人”,从“心存善念”到“弘扬善举”,传递正能量,大爱暖人心。同时促进了教育公平、社会公平,促进了我校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除了最初的国家资助家庭困难学生学费800元、一类助学金1500元,我还收到了来自中央专项彩票公益基金‘滋蕙计划’、盐湖区红十字会‘博爱助学金’、‘九五’基金等各方面的资助约七千余元,终于不用再为学费发愁了。”办理完助学申请,我校学子小李不无感激的说道。
在资助学生工作方面,从最初只有国家助学金、教师个人爱心资助、学生营养餐资助等,到现在有中央专项彩票公益基金“滋蕙计划”、盐湖区红十字会博“爱助学金”、运城中学九五届学生“九五”基金、“叶文丽”奖学金等五大类八项助、奖学金和优秀学生奖学金,我校今年共资助学生309人次,37万余元。
“教育扶贫需要营造扶志、扶智的环境,转变一些贫困人群的‘等靠要’观念,让贫困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我校在严格落实各级各类国家资助政策的基础上,不断为贫困学子争取更多的资助,对国家资助政策未覆盖、未满足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加大资助投入,实现教育救助“百花齐放”。
“助学”到“筑梦、铸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学生为本”。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硕果也使得教育的投入大大增加,助学事业的发展,更是筑起了贫困学子的大学之梦,同时也筑起了他们的精彩人生。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我从上小学就受益于国家助学金,这种资助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让我能够走出大山,圆梦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今年刚刚步入大学的小刘同学这样讲述。
“心存善念”到“弘扬善举”
德育处赵冰主任说:“有很多受资助的运中学子,在就业有成之后,选择传递爱心,坚持资助贫困学子。他们希望被资助学子能够将感恩之心和爱心继续传递下去。”
党委书记、校长刘智广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指出“心存善念,行则久远“,号召我校学子奉献爱心,弘扬善举,温暖他人,快乐自己。他还鼓励被资助学子用心苦读,玉汝于成,早日成才,回报社会。同时也希望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教育事业,资助更多的寒门学子圆梦大学,铸就人生辉煌。
进入新时代,我校学生资助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进一步加强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工作,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